段思聰大理至道廣慈帝段思聰 (?--969)是段思良之子,大理第四代皇帝,在位17年。基礎信息本名:段思聰所處時代:大理民族族群:白族去世時間:969年謚號:至道廣慈皇帝年號:明德、廣德、順德人物生平至治七年(952年)段思良病逝,子段思聰立。段思聰時期高氏已取代董氏成為朝政大權的實際控制者。之后段素廉、段素隆、段素真諸朝均以高氏為相,高氏成為當時最有實力的政治集團。 段思聰在位17年,用過...
段思良大理圣慈文武帝段思良(899--952)是段思平之弟,大理第三代皇帝。基礎信息本名:段思良所處時代:大理民族族群:白族出生時間:899年去世時間:952年廟號:太宗謚號:圣慈文武皇帝人物生平段思良一作段思胄,段思平之弟。在大理政權建立過程中出過不少力,頗有功勞。段思平在位時對他信任有加,委以重任,是皇族中的實力人物。文經元年(945年)段思良廢黜了其侄段思英奪位,次年改元至治。至治七年...
段思英大理文經帝段思英,大理第二位皇帝,944-945年在位,年號文經(945),所以史稱文經帝。大理段氏以重名制為主,連名制為輔,從段氏世系可以看出,它的命名是世代以一個字相重,如"思"、"素"、"正"、"智"等,同時輔以連名,如"思廉-廉義"、"智祥-祥興-興智"等。944年,段思平的兒子段思英即位,可惜好夢不長,在位僅一年,就因權位之爭被廢為僧。基本信息本名:段思英所處時代:大理民族族...
段思平大理太祖段思平(893年—944年),白族,大理喜瞼(今喜洲)人 ,一說為劍川永榜人,大理國的締造者、開國皇帝。段思平家族世代為南詔武將,父段保隆為南詔布燮。后晉天福二年(937年),任通海節度使,因受大義寧國主楊干貞迫害,遂以減爾稅糧半,寬爾徭役三載為號召,聯合奴隸和農奴為主的起義隊伍,舉行起義,攻破太和城(在今大理城北),滅楊干貞的大義寧國,建大理國,年號文德,以羊苴咩城(今大...
大長和國公元897年至公元902年,由于南詔連年用兵,多次被高駢擊敗,南詔"屢覆眾,國耗虛",終于引起廣大奴隸和百姓起義,南詔的漢人權臣鄭買嗣在897年指使南詔蒙氏之近臣楊登殺死南詔王蒙隆舜,在902年殺死南詔王室800余人,滅亡南詔,改元圣治,建立"大長和"國。號為"圣明文武威德桓皇帝"。疆域包括今云南全部以及緬甸北部那加丘陵和薩爾溫江以東、老撾北部等地。基本信息中文名稱:大長和國簡稱:大...
大義寧國大義寧,云南地方政權,929年楊干貞建立,歷一帝8年,937年被通海節度使段思平攻滅,大義寧滅亡。基本信息中文名稱:大義寧國簡稱:寧所屬洲:亞洲政治體制:君主專制政體國家領袖:楊干貞歷史簡介大義寧的建立者是楊干貞(?-937),在大長和國國主鄭隆亶時為東川節度使。五代后唐天成三年(928),楊干貞殺大長和國皇帝鄭隆亶,滅大長和國,擁清平官趙善政為主,建立大天興國。后唐天成四年(929...
大理國大理國(937年-1094年,1096年-1253年,白語:Dablit guaif)是中國歷史上在西南一帶建立的多民族政權,全國尊崇佛教,歷代國君多于暮年禪位為僧。公元937年,后晉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貴族高方、董伽羅滅大義寧國,定都羊苴咩城(今云南大理),國號"大理",史稱"前理"。疆域覆蓋今中國云南、貴州、四川西南部,以及緬甸、老撾、越南北部部分地區。公元1095年,宰相...
大中國大中國是1094年由鄯闡高氏創立的國家,疆域大概于今天中國云南省、部分四川省、部分貴州省、緬甸北部地區和越南與老撾的部分領土。該國于1096年滅亡 。基礎信息中文名稱:大中國所屬洲:亞洲首都:羊苴咩城官方語言:白語政治體制:君主制國家領袖:高升泰主要宗教:佛教存在時間:1094-1096年背景宋元豐三年(1080年),大理皇帝段廉義為楊義貞所弒。楊義貞并自立為廣安皇帝。高智升命時任清平...
清平官清平官,南詔官名。相當于唐之宰相,共六人,具體官名有“坦綽”、“布燮”、“久贊”。繼南詔之后的大長和國、大天興國、大義寧國、大理均沿置。 南詔最高行政長官統稱“清平官”,六人七人不等,分別又稱“坦綽”、“布燮”、“久贊”。復有“酋望”、“正酋望”,地位稍次。清平官每天與詔王參議處理內外大事,相當于中原的宰相。清平官中設“內算官”一人,掌握機密,代詔王判押處置文書,威權極重。另有“副內算...
大天興國大天興(興源國)(928年-929年),五代十國時期建立于今云南地區的短暫政權。基本信息中文名稱:大天興發展:段思平滅大義寧,建立大理國地理位置:今云南地區時代:五代十國時期基本簡介大天興(興源國)(928年-929年),五代十國時期建立于今云南地區的短暫政權。929年,東川節度使楊干貞滅大長和國,立清平官(宰相)趙善政為國王,稱大天興,一名興源國,趙善政為悼康帝,年號尊圣。次年楊干...
南詔國南詔國(738年-902年),古代國名,是八世紀崛起于云貴高原的古代王國,由蒙舍部落首領皮羅閣于唐開元二十六年(738年)建立。天復二年(902年)漢人權臣鄭買嗣滅亡南詔,自立為王,建立"大長和"國。隋末唐初洱海地區小國林立,互不役屬,其中有六個實力較強的小國,分別被六個國王統領,被稱為六詔,分別是:蒙巂詔、越析詔、浪穹詔、邆賧詔、施浪詔、蒙舍詔。蒙舍詔在諸詔之南,稱為"南詔"。在唐王...